半岛手机app下载

你的位置:半岛手机app下载 > 新闻动态 >

2025年,我国应该制定二手机动车出口政策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中国应该鼓励二手旧机动车出口。鼓励二手机动车出口的原因在于,二手车仍有使用价值和残值,同时避免二手车强制报废也是避免资源浪费,发挥商品剩余价值的体现。

中国每年生产的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每年生产的乘用车尽管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年产量也仅仅是1000万辆而已。在中国,汽车产业已经逐步取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已经连续多年制定刺激国人消费新车的政策,无论是国家补贴,还是置换补贴,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国更多的消费者更换新车,促进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壮大。在这种产业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基本实现了产销平衡。也就是说,中国有能力消费每年大量的新车,当然,中国每年的乘用车出口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的出口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超越640万辆。比亚迪、奇瑞已经在海外建设工厂,海外工厂投产也是计划之中的事。

我个人预测,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每年的产量不会低于3000万辆。从2025年起,我们按照每年汽车产量在3000万辆预算,到2030年,我国的汽车总产量至少在2亿辆。即使出口的汽车数量在5000万辆,那么中国本土还需要消化1.5亿辆,这可不是小数目呀。简单推理一下,我认为中国首次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是5000万,另外一亿辆汽车将使置换车辆、报废车辆等原因重复性购买。这些消费者置换下来的旧车仍有使用功能具备正常上路的车辆将不少于7000万辆。这样算下来,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辆的二手车需要处理。如果这些二手车在我国境内被强制处理,那么中国将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资源浪费。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缓解报废问题,我们为何不将二手车辆进行及时出口呢?

从2020年以来,中国部分城市已经试点二手车商进行二手车出口业务,但是这些二手车商出口遇到的问题比较集中:一是出口的二手车都是国内的准新车,这些车辆的行驶里程不长,车龄短,好多出口商出口准新车的目的在于这些准新车比新车出口关税低;二是大量的二手车出口商将二手车的出口国家瞄准东亚、俄罗斯等国,毕竟这些国家正在遭受制裁,有购买需求,但是购买力水平有限。

我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制定政策,鼓励车龄在13年以上或车辆里程行驶里程在13万公里以上的旧车进行出口。毕竟,我国已经取消了非运营车辆的强制报废。即使部分出租车正常行驶8年且行驶里程在80万公里,只要正常保养,依旧有非常完美的驾乘体验,只不过这些车辆的油耗和动力会出现衰减。

加速二手车出口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帮助二手车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二手车商越来越多,随着每年新车置换下来的二手车越来越多,二手车辆的信息越来越透明。之前,中国各地取消了二手车异地上牌问题,好多上海、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手车商从本地收车,将车辆发往新疆、西藏、青海等不发达地区解决进行售卖,主打信息差和车辆流通问题。但是最近几年,中国的新车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便宜,在这种情况的下,过去的做法已经失效。

中国开展一带一路以来,中国的工业产品寻找到了新的买家。这就说明,中国的商品开始涌入世界新兴市场。倘若,中国的车龄在15年的汽车,收购成本价在1万元,即使算上维修和运输的成本,将这些车辆运送到非洲,售价在3万元人民币,即使车辆使用4年,剩余残值在1万元,那么每年的使用折旧费用核算成人民币也就5000元。毕竟在非洲搞纯电车型在未来10年内不可行,非洲、拉美等国家经常出现电力短缺,但是他们有非常多的私人炼油厂。

总之,中国的二手车出口也算是去库存的方法,毕竟强制报废只能让政府承担财力负担。